您的位置: 茶亭院区 > 大众版 > 新闻动态 > 新闻中心
勇担重任  拆除“炸弹”——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华人世界》栏目专题报道我院援博茨瓦纳医疗队员陈希杭的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18-07-03 12:00    文章来源:    转载来源:    供稿部门:   作者:系统    摄影:
分享到:
勇担重任  拆除“炸弹”——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华人世界》栏目专题报道我院援博茨瓦纳医疗队员陈希杭的先进事迹

                

勇担重任  拆除“炸弹”——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华人世界》栏目专题报道我院援博茨瓦纳医疗队员陈希杭的先进事迹


                                图1

  6月28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华人世界》(亚洲版)栏目专题报道了我院援博茨瓦纳医疗队员陈希杭的先进事迹——勇担重任,拆除“炸弹”(图1)。

勇担重任  拆除“炸弹”——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华人世界》栏目专题报道我院援博茨瓦纳医疗队员陈希杭的先进事迹


图2肿物位于患儿左侧颈部,压迫气管

  陈希杭是我院于今年3月选派赴博茨瓦纳执行为期2年援外医疗任务的8名医疗队员之一,不久前,他接到了一例令人揪心的手术。一名刚刚出生7天的新生儿不幸患上罕见的颈部巨大肿物,陈希杭在前期通过彩超和CT进行检查后发现,肿物位于新生儿的颈动脉鞘周围,不仅压迫气管,而且与颈部大血管关系密切(图2)。由于患儿年龄太小,手术风险非常大,于是陈希杭跟国内同事、医疗队和业内多位专家进行会诊后,最终决定在新生儿出生后第20天为患儿进行全麻手术。

勇担重任  拆除“炸弹”——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华人世界》栏目专题报道我院援博茨瓦纳医疗队员陈希杭的先进事迹


图3 切除下的肿物大小

勇担重任  拆除“炸弹”——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华人世界》栏目专题报道我院援博茨瓦纳医疗队员陈希杭的先进事迹


图4 术后第5天,陈希杭(右)查房与患儿母亲合影

  在手术过程中,他发现患儿颈部气管已经被肿物挤压的完全变形,于是他只能先将肿物与大血管的边界一层一层地安全分离出来,然后再把肿物的根蒂部从气管的前壁完整切除。终于,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努力,这颗“定时炸弹”终于被成功拆除(图3)。患儿的成功施救,不仅收到家属的万分感谢,也让当地医院同行交互称赞(图4)。
  据陈希杭介绍,在博茨瓦纳耳鼻咽喉科的患者非常多,在当地经常会碰到各种先天畸形的患儿,且大部分病情都非常重。他希望通过自己在国内学到的医疗技术,发扬中国援外医疗队的优良传统,更多的帮助到当地人。
  据悉,该节目还分为欧洲版、美洲版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先后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