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笃妙现为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小儿外科主任,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外总教研组主任,农工党省委委员、附一支部主委,福建省侨联青年委员会常委。
李笃妙先后从事过普通外科、肝胆外科、胸外外科、泌尿外科、肿瘤外科、小儿外科等临床专业。1988年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聘为外科专家到南太平洋的西萨摩亚首都国家医院外科工作。在有美、澳、新西兰、南韩等多国医生共同工作情况下,因医疗技术较全面和精湛,被该院院长任命为外科主任,承担所有危、重、大手术,同时承担多国实习生的临床教学工作。因工作出色,由联合国和中国驻西萨摩亚大使馆出面把李医生的妻子作为随行人员接到受援国,成为当时中国援外人员中第一个携带家属的医疗专家。90年完成聘任后,李医生由于教学和临床工作优秀受联合国表彰。1990年完成联合国聘任后到美国参观学习一年。不顾国外亲友挽留,与妻子一起回国。1999一2000年在德国柏林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工作三个月任副教授。
92年李医生从美国回国,恰逢附一院根据工作需要,准备组建小儿外科。因小儿外科的工作性质,需要学科带头人具有工作仔细认真、有耐心能吃苦、技术较全面的素质,因此院领导把此重任托付给李医生。李医生放弃了当时已得心应手的成人外科工作,重新学起。于93年到北京儿童医院外科进修一年,在那一年中,李医生全年沉在医院病房内,较系统地掌握了小儿外科的专业知识,为回院顺利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小儿外科由于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儿童,甚至是刚出生的婴幼儿,对于不能言语,不会表述病情的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要靠医务人员的爱心,细心、责任心,还要具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及精湛的医疗技术,因此小儿外科的工作辛苦,风险大。科室成立后,因科室的医生护士都是新手,从建立诊疗常规到抢救各种危重病人的各个细节,李医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劳动。92年回国以来李医生几乎没有完整休过年休假,全年无节假日,每天24小时随叫随到,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使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近年每年完成400台以上手术,其中大中疑难手术150多台,挽救许多危重病人,历年来无手术差错和医疗纠纷。开展了许多省内先进的手术,如不同术式治疗儿童巨结肠、骶腹会阴联合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直肠畸形、一期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臀大肌代肛门括约肌治疗肛门松弛、囊肿切除间置空肠矩形瓣代胆道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新法治疗先天巨大腹壁缺损全内脏外露等手术。特别是成功进行了我省三例联体婴儿分离手术,消息在国内外各媒体广泛报道,并由东南电视台《记者行动》和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作专题报道。弘扬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除了在医术上对病人精益求精外,李医生还身先士卒,不怕苦不怕脏,尽力使患儿减少不必要的损伤。如曾有4例患儿,因长期便秘造成巨大粪便结石形成阻塞了肠道,其中2例在其他医院甚至诊断为肿瘤已准备手术,李医生正确诊断后不顾脏臭,戴手套用手指把粪石挤碎再一点一点抠出,免除了患儿开刀之痛。李医生对病人态度和蔼、总是认真回答病人的问题。同时注意团结同行,减少医疗纠纷。曾经有一出生2小时的婴儿患脐膨出,在一家医院接生做脐带结扎时,由于未见过此较罕见的病例,该院医生误把肠管结扎了一小部分。李医生接诊后,及时手术挽救了患儿生命,同时积极做医患双方的思想工作,避免了一场医疗纠纷。此外李医生还想方设法为病人解决各种生活困难,尽力为病人节省医疗费用。每次的医院反馈信,病人的满意率都是百分百。比如在成功地治疗三例联体婴儿中,第一例联体婴儿鼎鼎、点点分离术后,因病况复杂,出现了呼吸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脑水肿、肠麻痹、胸段切口崩裂等死亡率极高的并发症,李主任全身心扑在病房照看患儿,连春节都在医院度过,直至患儿脱离危险。此后鼎鼎因心脏五大畸形无法正常成活,李医生又多方奔走,联系德国心脏中心、德国驻中国领事馆、国内外航空公司以及国内有关部门,将鼎鼎亲自护送到德国柏林心脏中心成功进行了心脏矫形术并护送回国。如此大手术后危重的婴儿带着气管插管和氧气用民航班机运送成功,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后来因各种原因,鼎鼎被家人留弃在病房,李医生仍能本着救死扶伤精神,积极治疗照顾鼎鼎长达两年之久。同时顶住各方压力收下了来自贫困地区的第二例联体婴儿涂健涂康。因该例家庭困难,李医生不顾给自己手术造成的巨大压力,术前想方设法为其筹款,并为成立“联体婴儿治疗基金”多方奔走,终于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成功完成了分体手术。在收治第三例联体婴刘运时,遇上其父母因经济困难将患儿遗弃在病房,刘运除了联体外还有内脏外露,为了及时抢救患儿的生命,李医生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寻找患儿父母,一方面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为患儿筹集手术费用。解除了患儿父母的顾虑,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李医生作为外科《外总》教研组主任,要承担教研组的建设和各项教学任务,如港澳台新生入学教育、研究生的临床教学、本科生大专生的大课、实习生的临床教学、全省手术室人员的培训讲座等,教学效果较好。在临床工作繁忙、外总教学面广、动物实验烦琐、承担的教学班多、教研室的老师少的情况下,积极组织协调,较出色完成了教学任务,有三篇教学论文发表。
李医生积极结合临床开展科研工作,在国家和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30多篇论文,科研项目获2002年福建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和1998年福建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为了普及科学知识,向群众宣传卫生知识,李医生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为报刊杂志撰写科普文章,曾在香港报纸开有专栏,多次在电视、电台进行科普宣传。
作为农工党省委委员、“三胞工委”副主任和附一支部主委,李医生积极参加农工党省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多次带队下乡义诊,还在撰写提案等参政议政工作上作了力所能及的努力。作为台江区政协委员曾多次参加义诊和卫生视察工作,还牵头联合农工党和台江区政协进行大型的义诊宣传咨询活动,每年为台江区政协撰写多篇提案,其中“关于扶持慈善事业的几点建议”获优秀提案奖,2003年获优秀政协委员称号。作为福建省侨联青年委员会常委,积极为省侨联工作出谋划策。
为了适应紧张的医疗、教学、科研和各种社会工作,李医生还注意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作为附一院工会文体委员,积极组织和参加院的文体活动,多年获医大运动会跳高跳远二、三名。流利掌握闽南语、福州话、英语,为和病人的充分交流提供了便利。
李医生多次被医院和医大评为十佳医生和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