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洪斌教授、翁智远副主任医师、赵文香医师手术操作中
2018年12月20日,我院心内科电生理团队在蔡洪斌教授的带领下,成功为一名怀孕16周的孕妇施行了超声引导下零射线心脏双腔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目前此项手术为福建省首例。
据悉,王小姐(化名)今年29岁,这一年来发现自己的心跳比较慢,去年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被诊断为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二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严重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常常有头晕、晕厥、气喘的表现,甚至有可能发生心脏性猝死。今年王小姐首次怀孕,怀孕期间有时感到头晕、气喘,查动态心电图提示她的病情已经进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每分钟心跳只有30-50次(正常人60-90次/分)。如果不及时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可能会因为心跳过缓造成晕厥甚至猝死,妊娠中后期还容易导致心衰、宫内缺氧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甚至可能出现胎死宫内和流产,所以必须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
传统的心脏起搏器植入需在X线指导下放置起搏电极,但对于孕妇来说,X线的照射会给孕妇和胎儿造成辐射风险,还有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损伤。我院心内科心脏电生理组专家蔡洪斌教授、翁智远副主任医师等专家联合心内科超声组赵文香医师反复研究王小姐的病例资料,商议手术方式,最后决定采用超声引导下零射线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经过充分的手术前准备,12月20日上午,患者在我院介入导管室进行手术。经过三个小时细致入微的操作和心脏超声多角度验证,起搏器各项参数达标。术后,王小姐的房室传导恢复正常,心率达到了正常值,可以顺利出院待产。
相对于冠心病的支架治疗,心脏射频消融术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对广大群众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前者常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这类患者早年常常感觉心脏乱跳,没有诱因,发作时间不固定,时间久了会出现快步走或上楼梯气喘的表现;而后者常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这类患者早年常常感觉头晕、心跳慢、人没力气,时间久了也会出现气喘的表现。
我院心内科电生理组是心内科的一个亚专业,年均完成心脏射频消融术300余台,永久起搏器植入术100余台,具有国内技术领先的疑难手术包括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20余台、希氏束及左束支永久起搏器20余台、肾动脉去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30余台,技术力量雄厚。
心内科 蔡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