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亭院区 > 大众版 > 新闻动态 > 新闻中心
“在荒漠中找到一点绿洲”丈夫患“无精症”,
医生用显微取精技术找到精子,让妻子成功怀孕
发布时间:2019-06-18 04:03    文章来源:    转载来源:    供稿部门:   作者:系统    摄影:
分享到:
“在荒漠中找到一点绿洲”丈夫患“无精症”, 医生用显微取精技术找到精子,让妻子成功怀孕

  丈夫患“无精子症”,真的没法生育自己的后代了吗?日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通过“无中生有”的技术,为一名患“无精子症”的男子找到精子,再通过生殖辅助技术让其妻子成功怀孕。

  丈夫患“无精症”医生用显微镜找到精子

  莉莉(化名)结婚 3 年了依然没有孩子 。经检查,发现问题出在她的丈夫身上,发现男方为无精症,就是精液中没有精子,这就意味着她丈夫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孩子。

  夫妻俩不放弃,到处求医,找到了附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男科主任周辉良教授为男方做了细致的检查后,告知男方得的是“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以往只能做“供精”,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可以尝试通过“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的方式主动查找精子,争取“在荒漠中找到绿洲”,且对睾丸的损害较小;只要能找到精子,就可以通过“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IC⁃SI)”的技术,让卵子受精并形成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入女方子宫,达到怀孕的目的。

  莉莉夫妻看到了希望,他们安排好手中工作,全心治疗。经过两个月的调理准备,男科团队顺利从莉莉丈夫的睾丸中找到了精子,胚胎实验室采用“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技术”使莉莉的卵子受精,女性临床组将胚胎移植到莉莉子宫内。在 5月的母亲节当天,莉莉从医生那里确认了自己成功怀孕的好消息,一家人欣喜万分。

  这是一项侵入性的操作 需严格把握指征

  据附一医院生殖医学 中心郭玉佳主任介绍,通过显微镜取精取到的精子,需 要通过“单精子卵母细胞内 注射(ICSI)技术”使卵子受精。这是辅助生殖技术中的一种,最早主要用在男方 严重少弱畸精症和低受精率、受精失败的患者。这就需要胚胎学家的帮忙,在高倍显微镜下用显微注射针将精子注入卵母细胞内。这种技术是极其精细的手工活,稍有差池,将破坏卵母细胞,导致受精失败。生殖医学中心陈丽红副主任还介绍说,早在2015 年初,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团队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可行的诊治流程:由女性临床组对女方进行检查与准备;男科组通过“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寻找精子,就像“在荒漠中找绿洲”一样;如果找到精子,胚胎实验室运用 ICSI 技术,让卵子受精并形成胚胎;最后由女性临床组将胚胎移植入女方子宫,最终实现女方怀孕生子的目的。

  据悉,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团队已为 20 余对“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夫妇圆了天伦之乐的梦想。但作为一项侵入性的操作,该技术需要严格把握操作指征,不能滥用。

来源:海峡都市报  林宝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