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亭院区 > 大众版 > 新闻动态 > 新闻中心
我院组图入选建国70周年全国百家名院风采展
发布时间:2019-07-18 10:42    文章来源:    转载来源:    供稿部门:   作者:系统    摄影:
分享到:
我院组图入选建国70周年全国百家名院风采展

  74-7日,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迎建国70周年系列活动——百家名院风采展”在厦门举办,力图通过百家名院一件件历史、一段段故事、一张张照片,生动展现在建国七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年及新医改十周年等大背景下,全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与成绩,为祖国70华诞献礼。

我院组图入选建国70周年全国百家名院风采展

我院公共关系部组织选送的《八十二年医院容貌变迁》《改革开放40年探索,打破开颅死亡魔咒》《使命担当,永葆誓言》组图光荣入选,作为全国百家名院的一员,在会场展出,为我院文化建设再添一笔。

我院组图入选建国70周年全国百家名院风采展

“她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抗日烽火中诞生,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成长,在‘文革’的艰苦岁月中磨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新生,在新世纪的征程中腾飞。”三套组图分别从不同角度再现了我院建院82年,特别是建国70周年来在医院基础建设、技术水平发展及公益使命担当方面的缩影,“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是附一医院与生俱来的基因。新时期的附一人正从老一辈手中接过理想的旗帜,肩负时代重任,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八十二年医院容貌变迁》
组图说明

1937年,爱国闽商胡文虎先生激于爱国热情,为家乡父老慷慨解囊,捐建了福建第一所公立西医医院——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身),造福桑梓,德衍八闽。之后,医院经历了战争轰炸、顷刻解散、异地搬迁等多次危机,几次都濒临关门的困境,是一代代附一人以坚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顽强拼搏、团结一心、共克时艰,渡过了一个个看似难以逾越的难关,才有今天的成绩。附一医院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一部沉甸甸的附一人奋斗史,也是一段记录福建近现代医学进程的发展史,更是与祖国共命运的发展史。

我院组图入选建国70周年全国百家名院风采展
1936年,爱国闽商胡文虎先生捐建了福建第一所公立西医医院——福建省立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前身)

我院组图入选建国70周年全国百家名院风采展
1937年,医院在抗战的硝烟中被炸毁

我院组图入选建国70周年全国百家名院风采展
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医院职工自发走上街头为祖国献礼

我院组图入选建国70周年全国百家名院风采展
新中国成立15周年时医院外景
我院组图入选建国70周年全国百家名院风采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本部

《改革开放40年探索,打破开颅死亡魔咒》
组图说明

  40年前,无论哪所医院,只要听到脑动脉瘤,就如临大敌,因无法获知动脉瘤的位置,只能靠病征和经验猜测。想要处理动脉瘤,只能大骨瓣开颅。那时开颅的死亡率较高,感染、神经受损等等,都是巨大的危险,即使侥幸活下来,偏瘫、失语等残疾率也很大。经过40年的艰辛探索,福医大附一医院率先在全国启动了一项研究: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技术,让脑动脉瘤不用“大开颅”也能解决。如今,3D打印头骨、四维人体影像模拟、ROSA机器人……科幻大片中的神奇场景,每天都在福医大附一医院神经外科的手术室里上演。

我院组图入选建国70周年全国百家名院风采展
80年代福建医大附一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场景

我院组图入选建国70周年全国百家名院风采展
2018年ROSA机器人落户福建医大附一医院,为神经外科患者进行精准术中定位

《使命担当,永葆誓言》
组图说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数千名医务工作者,与全国千千万万的卫生与健康工作者一起,怀揣“医者仁心”的职业信仰,始终心系祖国、情牵百姓、勇于担当、不辱使命,在救灾抢险、对口支援等各类公益活动中,处处留下附一人的身影,时时践行仁爱、奉献的庄严承诺。

我院组图入选建国70周年全国百家名院风采展
八十年代我院专家援助博茨瓦纳共和国

我院组图入选建国70周年全国百家名院风采展
1999年2月,医院小儿外科与全院多学科协作,完成福建省首例连体婴儿分离术,之后医院又成功分离了七对对称性连体婴儿,且全部存活

我院组图入选建国70周年全国百家名院风采展
附一医院通过构建空中120指挥中心,完善空中救援网络,建立与国际急诊急救模式接轨的一体化急救救治模式,为八闽百姓健康护航

公共关系部  陈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