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还不知道,VR已经用于患者训练康复,带来全新体验和疗效,而且全国首个VR康复治疗中心就在福建为了更进一步发展福建康复医学。今天,近300位国内外康复医学专家、学者齐聚榕城,进行深入学习交流。
康复不是花钱,而是投资
目前,我国约有8500万残疾人、2亿老年人、4亿多的慢性病患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以及大量的术后以及运动损伤的患者。如何提高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甚至重返社会参与社会经济生产,这都依赖于康复医疗的发展。
康复医学科主任倪隽讲话
“康复不是花钱,而是投资。”倪隽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的病人在手术后,多直接回家修养,尤其是老年病患,然而回家疗养的大部分患者实际上过着“低品质生活”。只有康复的介入,才有可能减轻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有数据显示,以脑卒中康复为例,康复治疗可以使90%的患者恢复步行和自理生活,30%的患者恢复较轻的工作,而不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达到上述两方面康复效果的比例分别是6%和5%。
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励建安教授讲话
励建安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治愈率和死亡率是衡量医疗是否有效的标志;而现在,国际卫生组织提出,评估医疗手段除了死亡率和治愈率外,还要加一个“功能”。功能是动态的,也就是说如果是有效医疗,功能应该变好。抓住功能改善这一关键指标,能减少很多无效甚至是过度的医疗行为。
近年来,医疗风向发生重大变化,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预防、治疗、康复三个方面要齐头并进,共同发展,这才能真正减少疾病的发生,实现医学最终的目的。这就需要康复学科的大力发展以及其他临床科室的积极配合。
据悉,今天这场活动只是海西康复论坛系列活动之一,海西康复论坛分三个时间段召开,包括重症颅脑损伤康复论坛、吞咽障碍康复论坛、肌骨超声与疼痛康复论坛、神经康复论坛、肿瘤康复论坛以及心肺康复论坛。
“以往都是几个分论坛同时召开,这样有可能会使得与会者无法都参与其中。因此,我们这次有所创新,根据病种分批次做系列论坛,求精求实,让与会专家们都能有切实的收获。”倪隽主任说。
智慧康复让康复更精准更有趣
近年来,福建附一康复科用智慧康复引领省内康复行业的发展。什么是智慧康复?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下。
“手的姿势是最重要的,往前推杆,很好!”在附一VR康复治疗中心里,患者林先生正在使用VR设备,练习挥杆打高尔夫球。林先生3个月前突发中风,落下了右侧偏瘫的毛病。在当地医院的康复科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因效果不好,林先生便来到附一康复科。
传统的康复训练较为枯燥,林先生由于性情比较急躁,经常拒绝训练或在训练中发脾气。为此,康复治疗师们详细评估了林先生的情况,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入VR康复训练。针对林先生上臂功能较差的情况,康复治疗师特别为林先生挑选了这个打高尔夫的场景,让患者的健侧带动患侧,起到训练肢体运动的作用。
VR的使用让林先生有了耐性,每次15~20分钟的训练时间他还感觉意犹未尽。“很有趣,像打游戏一样。”林先生说。
VR即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的一个热词,被应用于影视娱乐、教育、军事、设计以及医学中。此前,VR在医学中的应用多为模拟教学、手术预演等,用于患者训练康复上极为少见。
附一康复科于2018年建成全国首个VR康复治疗中心,也是我省唯一拥有VR康复治疗中心的科室。“VR的使用大大增加了康复的趣味性,激发患者参与治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VR还可让5位患者同时进行康复,并根据情况设置多个场景,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治疗效率,还缓解康复治疗师不足的问题。”倪隽主任说。
根据患者需求,康复科与研发团队还设计了多种VR康复训练项目:针对上肢康复的高尔夫运动与划船运动;针对记忆力和计算力训练的超市购物场景;针对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取物、倒水、房间寻物等;针对道路行车功能训练的交通场景等。一个场景可以适用于多种病人。
未来,随着5G的应用,还有可能实现远程VR康复以及在线康复指导。
除了VR外,科室还引入多种智慧康复设备,如为骨关节患者设计的减重支持系统、针对脊柱相关疾病的脉动治疗仪、多关节等速力量测试训练系统、上下肢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等。“智慧康复让康复治疗数据量化,让评估和治疗更加精准。智慧康复领域飞速发展也为福建省康复医学迈入全国先进水平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必须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通过更多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做好团队建设、人才培养,促进我省康复医学走向全国、走向国际,为我省广大患者提供更好康复服务。”倪主任说。
康复医学科简介:
在我省康复医学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是我省规模最大和设备最齐全的康复科室,福建附一重点建设专科,我省康复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唯一培养单位,国家级康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拥有重症康复、神经康复、肌骨超声康复、心肺康复等多个康复亚专科。与神经内、外科等深入合作,共同建设了我省唯一的国家高级脑卒中中心,并与医院多个学科联合形成多个MDT。
已建成现代神经康复体系——形成以影像和功能影像为基础的精准康复理念,以吞咽造影、感觉阈值、平衡和本体感觉、膀胱功能等为特色的康复评定,以非侵入性刺激、运动反馈、减重训练等为重点的康复治疗。
来源: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