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院援宁医疗队合力救治一名神经管畸形合并巨大腹腔肿瘤的患者,受到了当地医院和群众的好评。3月2日,我院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选派第十批援宁医疗队赴宁夏原州区人民医院,开展为期半年的对口帮扶工作。
本批医疗队由胃肠外科黄发昆、神经外科郑小斌、肾内科李镇洲、骨科蓝文彬四位医师组成。在帮扶期间,他们克服气候与水土不服、语言交流障碍等困难,真抓实干,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通过教学查房、指导疑难病例救治、下乡村义诊与探访特困病患等多种形式开展帮扶工作。
我院援宁医疗队队员合影
援宁期间,医疗队与帮扶医院开展多学科协作,救治“神经管畸形合并巨大腹腔肿瘤”患者。据了解,在下乡义诊期间,郑小斌医生去乡村探访了一位带病卧床10余年的特困户病人。经过问询后,郑小斌医生了解到,该患者出生时腰骶部即有一块鸡蛋大小的包,当时未在意。但30多年来腰骶尾部包块逐渐增大,背部也出现巨大的包块,患者逐渐出现下肢无力与行走困难的症状,下肢肌肉严重萎缩,关节内翻畸形,只能长期卧床。近8年来患者出现腹部膨隆并持续加重,影响翻身及进食,家人多方问询,均被告知恶性肿瘤等疾病无法治疗。郑小斌医生在详细询问发病过程与细致查体后,根据专科知识判断该病患是先天性神经管畸形合并脊髓栓系,及其所伴发的相关综合征表现,并非晚期恶性肿瘤等不治之症。于是,郑小斌医生鼓励病患前来医院规范诊疗。
一周后,患者在家人及村支书的护送下住进原州区人民医院神经脊柱外科。由于患者躯干畸形,且腹腔及腰背部肿物巨大,CT、MR检查无法完全容下,扫描图像出现大量伪影,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这无疑增大了诊治难度。援宁医疗队在互相交流了诊疗意见后,向医务科申请多学科会诊疑难病例讨论,并最终确定分期手术治疗的方案。
为克服语言交流的困难,援宁医疗队多次详细与患者、家属以及村支书介绍病情的诊疗方案以及手术风险,患者及家属均表示理解。因患者系特困家庭,手术前,援宁医疗队再次约谈患者家属及村支书做进一步沟通。充分完善术前准备后,医疗团队按重大手术报备医务科。一期手术由黄发昆医师与郑小斌医师协助受援单位神经脊柱外科、普外科及妇产科组成的多学科团队,为患者进行开腹手术切除腹腔巨大肿物。术中明确腹腔肿物系巨大囊性肿物,在严密的麻醉监测与循环管理下,释放肿瘤囊液达25000ml,整整12满桶的吸引桶,并最终完整切除肿物及其起始蒂部。
术后,正如医疗队预见,患者因腹腔巨大肿物切除继发外周循环血管扩张,并发了休克、严重的代谢及凝血功能紊乱、肝肾功能不全及尿崩等危重症表现,甚至陷入昏迷。四位援宁队员有效协调配合当地医院的救治力量,发挥多学科危重症救护技术,严密有序展开相应救治措施,在白天全力抢救的基础上,轮岗夜班查看患者并交流病情,连吃饭时都还在沟通每一步的救治方案,及时发现潜在的病情加重因素并干预处理。患者的意识很快得到恢复,病情也逐渐趋稳定,10天后顺利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入神经脊柱外科普通病房。
黄发昆医生介绍,该患者存在多系统的病变,加之在贫困地区,导致未能接受及时的诊疗。虽然在术前的全院多学科讨论中,有不少关于恶性畸胎瘤等意见,但医疗队经过多次循证探讨,定下为患者执行手术的决定与方案。
郑小斌医生表示,神经管畸形并发脊髓栓系在神经外科并非少见,及时诊治能够最大限度降低瘫痪的风险,这在偏远地区的医学宣教中应特别注意,避免患者在儿童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并发脊柱畸形、淋巴系统等循环障碍及肿瘤等。
据了解,在完成前期手术的康复后,近日,郑小斌医生联合受援单位神经脊柱外科已再次为患者施行二期手术,顺利切除其背部与椎旁达十余斤的肿瘤,目前患者在进一步康复中。
医务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