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术业有几何,至精至善为医者。经国务院批准,我国自2018年起,将每年的8月19日定为“中国医师节”,这也是继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之后国家设立的第四个行业性节日,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全国医生的尊重和关爱。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增强医师职业荣誉感,8月22日,我院举行2019年“中国医师节”表彰大会。
会上,受院党委书记林章雅和院长康德智委托,翁山耕副院长宣读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于2019年“中国医师节”推优评优结果表彰的决定》。他指出,在2018年首个中国医师节表彰大会上,我院对从医满40年的老专家、优秀医师和45岁以下优秀青年医师进行了表彰,2019年医院重点鼓励表彰三类医师:
一是十佳住院医师,年轻医师是医院的未来和希望,表彰积极向上的年轻医师,树立榜样的力量是医师节的应有之意;二是曾经战斗在卫生应急救援工作一线的“卫生应急保障先进个人”,他们在应急演练、救灾抢险、紧急医学会诊中不辞辛劳,无怨无悔,是医务人员大爱无疆精神的最佳代言人;三是优秀医疗质量督导员,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是医院发展的基石,医疗质量督导员作为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监管的重要角色,在院科两级的医疗质量监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后,大会进行隆重的表彰。首先由谢良地副院长和程波副院长为十佳住院医师颁奖,他们是:林佳群、黄杰凤、李爱娜、陈雪娥、王芳玉、张明炜、蔡瀚、方秀玲、潘忞、莫彩琴。
接着,院党委副书记陈琳为五位卫生应急救援先进个人:庄则豪、江勇、张立群、林晓、梅文忠和五位优秀医疗质量督导员:张立群、芮红兵、吴朝晖、林昶、金咏絮颁奖。
十佳住院医师
(获奖感言)
肾内科 林佳群
都说一个好的肾内科医生必须“内外兼修”:制定治疗方案,要内功深厚;打通透析通路,还得拿一手漂亮的手术刀!尿毒症是患者绝望的噩梦,我们透析置管“快准狠”,为患者牵起透析的生命线,让他们穿过曙光,看见希望在绽放。急性肾衰竭是一念之间改写结局的难题,我们在荆棘里与时间赛跑,力挽狂澜。医路漫漫,希望自己能一直坚守希波克拉底誓言,以梦为马,不忘初心,勇往直前!最后祝福附一精医卓越,永续辉煌!
呼吸与危重症科 黄杰凤
在呼吸科,患者的病情“瞬息(吸)万变”,一呼一吸都牵动着医护人员的心弦。作为年轻医生,我们牢记前辈“心存善念、手有技能”的嘱托,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和敬业,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有意义的事。感谢附一给了我理想,又给了我实现理想的平台。愿我们的医院乘风破浪,再创新高!
心内科 李爱娜
时间就是生命,而与时间赛跑,为生命保驾护航是我的职责和使命。作为附一人,作为心内人,困难艰辛并不使我退缩,它是锻炼、是磨练,让我更果断更坚韧!"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定不负誓言、不负光阴!祝愿附一的明天更美好!
消化内科 陈雪娥
“卫(胃)健康,常(肠)相伴,”作为一名消化内科医师,我们每天在这平凡而神圣的岗位上演绎着属于自己的“速度与激情”。这份荣誉的背后是责任,是使命、是担当!医者仁心,榜样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在这优秀的附一大家庭里继续努力拼搏吧!加油!
神经外科 王芳玉
自从入职神经外科,握过最多的手,是病人的手;最让我开心的时刻,是前一天还在昏迷的病人,今天能够用温暖的手回握我;当我叫病人竖起大拇指的时候,他能有力地把大拇指竖得直直的,这时候,我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希望自己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能继续向师长前辈学习,做人惟善、做事惟美。
放疗科 张明炜
在大家眼里,放疗和放射科经常傻傻分不清楚,我的岗位职责是一名肿瘤界的“设计师”,精确的制膜,靶区的勾画与设计,均为精准医疗做着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们也是一名“追新达人”,面对日新月异的指南及研究成果,必须时刻保持一颗求知求学的心。入附一已三年有余,希望未来的行医路能不忘初心,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名有高度、有风度、有温度的“三度医生”。
心内科 蔡瀚
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冠心病、高血压病,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和介入诊疗就是我的“家常菜”。这里是附一的介入手术室,是心内科病房外的第二战场。您瞧,这是我的战袍,一身铅衣40斤,每天我都穿着它挥汗如雨5-6小时。心血管病死亡以秒为计,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每当从死神手中又夺回一个患者的生命,便是人间最大的欣慰。
耳鼻咽喉科 方秀玲
易自翔教授的仁心仁术和修身治学,是我学习的榜样,希望在今后的行医路上,我能像前辈们一样,痛病人之所痛,急病人之所急,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和一身本领,救助更多患友。让我这颗小星星,与大家携手,共同点亮附一医院璀璨的星空。
干部病房 潘忞
记得那年春节,小小的我与父亲等候着作为住院总医师的母亲下班,从清晨等到了正午。一晃眼,在我的女儿8个月时,我也成为了住院总医师,无法陪伴她身边,有太多的愧疚无以言表。但是,每当看到患者康复的笑脸,我内心的欣慰与自豪总会油然而生。感恩加入附一大家庭,慕容慎行等老一辈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医生这个职业,唯有更努力,更勤奋,才是对生命的负责。
甲乳外科 莫彩琴
“精于专业,诚于服务”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医生形象。身为一名乳腺外科医生,我希望在对抗疾病的征程中,能为所有罹患乳腺疾病的女性患者给予支持和力量,帮助她们克服恐惧、重拾信心,怀抱希望和勇气,重获健康和美丽,重新拥抱明媚的阳光!衷心祝愿我们的附一在高水平医院建设的大道上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卫生应急救援先进个人
(应急救援事迹简介)
内镜中心 庄则豪
主任医师,省级卫生应急救援队成员。10余年来积极参与卫生应急救援及紧急医学会诊,出色地完成了2010年泰宁6.18和2016年闽清7.9特大洪灾紧急医学救援,获得省卫健委通报表彰;发表卫生应急相关论文1篇。
急诊科 江勇
省级突发中毒处置二队副队长、省级核和辐射卫生应急救援三队副队长。积极参与应急队伍的建设,承担应急技能及知识的培训工作。2018年起,开展普及急救知识的“六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骨科 张立群
脊柱外科主任医师。2016年加入省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入队以来,积极参加省卫健委和医院组织的多次应急救援训练和演练,积极参加急救培训讲座和专家义诊活动。2017年7月参加福建省紧急医学救援竞赛,取得较好成绩。
重症医学科 林晓
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恪守医师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参加医疗应急救援演练和安全保障工作,在抗击“非典”、“汶川”抗震救灾中表现优异,荣获“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神经外科 梅文忠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曾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内卫生应急救援队队长。积极参加并出色完成上级主管部门指派的各类突发应急救援任务,获得省市表彰。
优秀医疗质量督导员
(医疗质量督导工作简介)
骨科 张立群
脊柱外科主任医师。2014年起担任医疗质量督导员。积极参加医务部门每季度组织的归档病案质量检查、抗菌药物病例检查和优秀病历评选工作,并积极反映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平时能认真做好科室病历质量的督导工作。
风湿血液科 芮红兵
风湿血液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担任医疗质量督导员期间,多次参加医院归档病案评审及优秀病历评比,并于2018年为全院住院医生讲解风湿血液科病历书写规范。
药学部 吴朝晖
抗感染药物专业临床药师,国家临床药师/师资培训基地带教药师,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小组秘书。2011年以来积极参与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和全院及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认真完成各项督导工作。
耳鼻咽喉科 林昶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以身作则,做好科室行政管理工作,坚持每周一次科室业务学习,提高医务人员诊治能力。每周进行一次科主任大查房,认真指导下级医师。每月末组织一次科室病历点评及医疗质量分析,针对存在的各项医疗问题提出整改。对新入科的住院医师进行入科前培训,学习医疗规范、医患沟通及医学人文等。针对质控科等反馈的科室医疗问题,积极督促相关人员整改,并在科室进行分析改进。
呼吸与危重症科 金咏絮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作为我院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长期参与医院组织的院级病案质量检查和全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工作,协助做好院级质控管理。在工作中,始终把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放在一切的首位,把关科室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辛苦执着的附一人
把青春和汗水献给了医院
把仁心和大爱献给了患者
把责任和压力留给了自己
把愧疚和亏欠留给了家人
正是有了这样一支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服务优良的医师团队,我院才能在医改浪潮中稳步发展,赢得了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与厚爱。今年中国医师节的主题是“弘扬崇高精神,聚力健康中国”,我院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大力弘扬职业精神,努力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不忘医者初心,牢记健康使命;积极主动作为,建设健康福建,为新中国70华诞献礼。
医务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