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耳鼻咽喉科举办第十九期公益性无喉者食管发音培训班,帮助因咽喉癌行全喉切除术而失去发声器官的无喉者重塑新声,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来自全省各地的26位无喉者参加,漳州市医院也派护理人员观摩。
开幕式上,科主任林昶教授介绍说食管发音是目前无喉者最方便、理想的说话方式,举办培训班就是为无喉者搭建学习食管发音学习、交流的平台,他鼓励无喉者增强信心,努力学习食管发音方法,更好融入社会。
嗓音专家张晖萍副主任医师介绍了喉切除术后发音的几种方式,其中重点介绍了食管发音的基本原理。护理团队进行了“气管套管居家护理常识”“颈清术后肩颈的康复训练”以及心理疏导等小讲座。食管发音的无喉者林老师和刘老师更是“现身说法”,指导学员们更直观、容易地掌握发音技巧。通过两天的学习,3位学员学会了食管发音原声的发声,5位学员学会了母音打嗝。
据悉,自2004年开始,耳鼻咽喉科就坚持无偿开展这项公益活动,让无喉者互相交流、互相鼓励、增强信心,看到希望,十五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无喉者的广泛好评与真诚感谢。
耳鼻咽喉科 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