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亭院区 > 大众版 > 健康科普 > 健康科普
正确煎煮中药,请记住这些常识!
发布时间:2024-11-21 17:38    文章来源:茶亭院区    转载来源:    供稿部门:    摄影:
分享到:


随着祖国传统医学的日益发展,中药越来越受到患者欢迎在煎煮中药却犯了难。我们来了解一下中药煎煮的一些常识吧

1. 容器选择

首选陶瓷砂锅。因为瓷器与中药各成分不发生化学反应,同时瓷器传热均匀。

2. 中药冲洗与浸泡

1)不需要在煎煮前反复清洗。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在反复冲洗过程使有效成分流失。我们在煎煮前用水漂洗一下即可。

2)在煎煮前用冷水浸泡,使有效成分在煎煮过程中溶出。

3)以花、茎为主的中药浸泡30分钟以根、种子为主的中药浸泡60分钟。

3. 煎煮的用水量

煎煮过程中,加水量要漫过使表面都能够接触到水一般是水量超过中药表面3~5cm在二煎中,水量超过中药12cm

4. 煎煮火候与时间

火候:掌握“先武后文”,意思是在药液沸腾前用大火煎煮,沸腾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

时间:一般中药煎煮2030分钟;感冒药煎煮1020分钟;滋补药煎煮3035分钟。

5. 特殊药物的煎煮

1)先煎

一些矿物类,如磁石等,因质地坚硬,应先煎30分钟,再与其他药共煎,便于有效成分溶出;还有些有毒饮片,如附子等,要先煎12小时,确保安全用药。

2)后下

对于含挥发类、成分易破坏的饮片,为避免有效成分散失,要在煎煮完毕前510分钟放入。

3)包煎

一些饮片需要用纱布装好后其他药物煎,如:含粘液质的车前子等,易引起糊化;含绒毛的辛夷,绒毛会混入药液刺激咽喉;花粉类中药蒲黄,会漂浮在药液上影响有效成分煎出

4)冲服

贵重中药,如三七等,宜磨成粉冲服,避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影响药效

5)烊化

胶类中药,如阿胶等。煎煮时因煎液既易粘锅焦糊又粘附它药,妨碍有效成分溶出,可将胶类中药,置于煎好的药液中加热融化后服用。

6)煎煮次数与服用

次数:煎煮两次能煎出所含成分的80%90%,煎煮以23次为佳。

服用:分次煎煮后,将药液混合,分次服用。